人类和机器人的未来Jun 11, 2015很多时候,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幻想指引着我们未来技术的发展。电影中那形形色色的机器 人形象,各式的机械战甲,或许真有一天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为我们端茶倒水, 抵御外敌。但当我们乐此不疲地沉浸于这些未来风格的人造物时,却总是忽略了另一个角色 的发展——我们人类自身。当机器人拥有了智能,遍布地球各地的时候,我们人类看起来还会像现在这样吗?大多数的电影都忽略了这一方面的考虑,因为看起来确实与故事的讲述关系不大,但也有少数电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机器人总动员》中 的人类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是的,因为劳动的减少,人都变胖了。手很短小,看起来都有点像卡通人物。不过这个例子 并不是很具有代表性,因为在电影里人类已经离开了地球而生活在太空飞船上。而在依然是 地球设定的《我,机器人》中,有一个细节是关于人的变化的:一条机械手臂。不是像《钢铁侠》或者《环太平洋》那样穿在身上的钢铁战甲,而是作为人 体的一部分。在阿西莫夫的诸多贡献中,或许机器人三定律与潘多拉星球(《阿凡达》原型)并不一 定会成为现实,但人与机器的融合则无疑是最有可能的。这方面的科技早已经开始应用。各种仿生肢体,人工部件,已经给很多的人的生活带来 了便利和希望,只是我们仍未走到需要从普遍意义上关注这一问题的地步。法律,伦理,甚 至哲学角度的看法,都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去逐步思索。一个人的定义是什么? 我从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更换人体,到哪一步这个人才不算是人或者原来的自己? 一个装满了机械肢体的人与一个机器人到底有多大区别? 如果真有像《机器管家》里那样想变成人类的机器人,是要从法律上予以承认?所以大多数机器人科幻电影的问题在于,真到了遍地都是智能机器人的时候,那时的人相比于现在肯定不会是毫无变化的。 设想一下,那时候的人类,肯定会有热衷于给自己装上机械手臂或者机械腿的人(为了力量),也会有法律去规范这些行为; 也许会有人类与机器人组成的家庭;也会有坚决抵制人体机械化的人;会有机器人努力去变成人类的样子;也会有人热衷于钢铁侠式的机械战甲……这只是考虑到人类与机械融合的因素。社会的发展是多方面,如果我们再去考察诸如基因工程、性别多元化、意识的克隆等,那未来世界的多样性将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所以下面也只能从特定的几个方面来探讨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性。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最有意 思也是经常见诸于艺术作品的科技美学风格—-蒸汽朋克:蒸汽朋克蒸汽朋克是什么? 下面是从一个蒸汽朋克风格的游戏(《机械迷城》)中截取的一幅图: 复古的外表、无处不在的机械部件、金属、机器人(对蒸汽的力量无限扩大化的产物)……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蒸汽时代的背景下,呈现出了一种工业文 明发展到极致的景像。虽然是一种虚幻出来的文明,但其根基也是基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于自身能力以及科技动力(“蒸汽”)的无限信心。 作为现在科幻文化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亚文化,蒸汽朋克已经无数次地出现在了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之中,比如说国产的《太 极》(前两部已上映),虽然可能剧情不怎么样,但确实是融入了不少蒸汽朋克风格的元素:飞船与巨型机械可以说是蒸汽朋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自古以来的飞翔梦想,对蒸 汽力量的自信,便形成了现代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大型飞舰: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幻想也同时受到了当时考古学对于史前巨型生物(恐龙)的挖掘的影响(详见《差分机)。 对于力量和翱翔的崇拜,都一一表现于这些蒸汽造物之中。《秦时明月》中,蚩尤一族也被演绎成了机械类的怪物,可以算作与远古神话的一种遥相呼应吧。而蒸汽朋克类的服装,则往往是将维多利亚时代风格与现代风格融合在一起。精致,繁复, 既有科技上的实用性,也个性十足,美观大方:既然蒸汽力量如此“强大”,人们也不会满足于仅仅用在表明上。工具是人的延伸,如果工具 本身能成为人的一部分,岂不是更为强大:很多时候,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其实都是从过去的亚文化衍生而来的。地心说、牛顿力学、 民主、同性恋……如今作为亚文化的蒸汽朋克,大多数只是幻想,但当科技发展到能使其变成 现实的时候,可以想象,那简直就是一场蒸汽朋克的盛宴。赛博朋克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赛博朋克也渐渐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科幻文化。与蒸 汽朋克相比,前者注重的是智能,而后者在于力量。所以在赛博朋克中,更多的是人在虚拟 现实和实际生活中的徘徊,人与计算机智能的对抗。在《黑客帝国》中,人意识的远距离传 说,人与机器的斗争。可以说,赛博朋克更加注重对机器的反思。在未来的世界里,当人工智能极度发达以及对人大脑意识有足够了解的时候,相信会有很多人会像《盗梦空间》中的那些 甘愿生活在梦境中的人一样,将自己的意识长时间地停留在虚拟世界中。社会的管理也将变 得更加复杂,网络犯罪、人的多重身份、人与机器智能的对抗等都有可能成为社会上的主要 问题。或许真的有一天,人会成为机器的奴隶:生物朋克生物朋克相对于前面两者来说,其爱好者和受众要少得多。蒸汽朋克充满着复古的美感,赛 博朋克有众多的计算机行业人员基础,而生物朋克确并没有这些优势。 《弗兰肯斯坦》是最早也是最为出名的代表作。生物朋克也是科幻电影非常热衷的一个题材。《异形》系列、《人猿星球》系列、《蜘蛛侠》 系列……世界上有那么多神奇的生物,加上幻想,与人的结合方式自然也就无穷无尽。相信随着基因工程 的发展,在未来世界里肯定会有此类人群的出现:热衷于不同物种的基因融合以获取各种神 奇的能力,或者是通过某种方式来进行基因突变(类似X-MEN)。生物朋克感觉难以让人接受的原因就是看起来太难以让人接受,想想《无敌浩克》里那个变 异的失败的哥们,还有《异形》里那些恶心又恐怖的家伙们。。。但估计在技术成熟之后, 这应该也阻止不了生物朋克爱好者们的尝试。在神奇的《CODEX》(《塞拉菲尼抄本》)中,也有关于人或各种动物的奇思妙想,或许以后有人真愿意按着这个 来搞,想像一下那个"其乐融融"又光怪陆离的世界:人类本身抛开外在的机械、电子等因素不谈,人来自古以来并没有多少变化:男女两性,婚姻家庭。 近来,同性恋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也有好多地方的法律开始支持同性恋婚姻。古 老的两性模式正在发生悄悄的变革,而这也必将影响到未来人类社会的家庭和社会模式。很多科幻/奇幻小说已经探讨过未来人类性别可能的演化结果。阿西莫夫在《基地》系列中 提到有一个星球上面的人类殖民者后代已经变成双性人,每个人都是独自居住在地下,很少 与其他人打交道,身体上有自动转换能量的装置,能够自己生殖并养育下一代。现在看起来 或许有点怪异,但是基于人类对于自由的重视程度以及殖民外太空的可能性,这极有可能会 成为以后多个人类社会模式中的一种。在厄休拉•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中,同样是人类在不同星球的长期演化差异,出现了一 个单性繁殖的的社会。正常状态下是双性的,只有再发情期才会随机地变为男性或者女性, 之后又会变成双性,如此循环往复。这个与沧月的《镜》系列中的鲛人有点类似,不过鲛人 是一旦性别确定之后就无法再变回去,比如如果最开始喜欢上一个男的,就会一直变成女性。这所有种种可能的设想,都并不是荒诞不羁的幻想。过去我们觉得同性恋、变性人、SM、双 性人……都是不可接受的,但现在我们已经能够以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科技 和社会是不断演化的,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过去只属于少数圈子的亚文化,在未来很可能 也会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在整个LGBT社区中,我们最为了解的是同性恋,对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了解则仍然没有多 大改善。而对于人类未来性别模式的塑造来说,这二者的影响很可能会远远大于同性恋。感 谢李银河博士在此方面孜孜不倦的介绍和推动,相信人们会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少数者,并 尊重其权益。跨性别者人类不能选择自身性别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也难怪在科幻小说里的设定总是雌雄同体。这 世上有无数的人想变成另一种性别,却摄于社会的压力而压抑着自己。从人数来说,跨性别 者社区至少和同性恋是一个数量级的,但所获的关注确远远少于后者。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做到在外貌上很像异性,但仍然无法完成生理上的跨越。随着技术的进步, 如果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相信跨性别者的社区会越来越庞大。他们不是社会的疾病和问题, 而是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同类。异装者异装者相对于跨性别者来说对于自身的性别的接受度要高的多,所以只要能通过衣服和化妆等手段 看起来像异性就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即使这样,常人对其的看法也未见得多么宽容和理解,甚至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心理疾病。 我之所以重点介绍这两类人,是因为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也最应该去关注的事情。他们不 会因为社会的不理解而变得越来越少,也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一个心理问题,而 是一种与人类两性模式相关的一个重要表征。甚至可以说,只有我们对这些边缘人群有了足 够的了解,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我们人类自身。总结这些都只是一部分的可能性,但已经足以让我们对未来人类与机器的多样性的状态有了大致 的了解。我相信这是一件好事,也期待着其他的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