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 -- 表情包浅谈

豆瓣上最近多了一个话题: 给父母发表情包引起的误会。从分享的截图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诸多家庭的温馨,也可以感觉到老一辈人在面对表情包这种新鲜事物"的反应的可爱之处。

明显可以看到,父母对表情包表达的意思与发出的人的意图经常是不一致的。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首先我们了解到,老一辈人的互联网经验都不多,很多可能都是移动互联网之后才开始日常使用,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移动APP在易用性上比网站时代好很多,尤其是在短视频,新闻等移动应用(微信在子女的帮助介入下也比较易用)上。年轻一代则相对来说经验丰富的多,从网站时代就开始日常使用。而老一代在面对“表情包”时的反应也有很大的类似性:

  • 倾向于将其作为真实的图片看待
  • 倾向于将图片的意义关联到聊天的双方上

比如我们将上面几张截图里的表情包父母双方理解的语义做一个对比:

父母理解子女意思
01子女有一个柴犬或者柴犬玩具可爱,问候
02子女在吃火龙果可爱,问候
03子女有一条狗,要咬自己。。。可爱,问候

这种对比很明显与两代人在互联网经验上的差别有关。“表情包”虽然是一个新事物,但是对于长期接触互联网并且不断适应于互联网变化的年轻人来说,接受它是很容易的。我们可以将其用如下的演化路径来发现其清晰的产生过程:

  1. 图片,动图或者静止图片,网上找的或者自己拍的
  2. 或许需要加上文字
  3. 自己使用或者通过传播变成一个常用的表情包

经验的累计让我们在识别表情包所代表的的精确含义越来越得心应手,即使从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可能表情包和其所代表的的语义毫不相干。这便是老年人所面临的困境。或者,更本质的来讲,表情包是互联网最知名的独有产物,它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媒介。像其他媒介一样,令初接触它的人困惑不已。

对老一代人来说,互联网之外的媒介是足够丰富的:报纸(文字),电影,图片,音乐(声音)等等。而这些媒介也占据了当今大部分的互联网内容,所以对他们来讲,理解互联网上的大部分内容是比较容易的,唯一的区别是真实性方面(这也是老年人比较容易被网上谣言欺骗的原因)。而表情包则完全不一样,即使年轻人能理解它的来龙去脉,但对不熟悉互联网的人来讲,它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东西,因为它无法与其他现存的媒介对应起来。

互联网现实
在线播放,视频网站电影院
音乐CD,唱片
图片电视,报纸上的图片,相机
新闻APP,电子阅读报纸,书籍,新闻联播
表情包?

表情包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方面,与表音文字有很大的相似性,about关于的意义并没有什么联系,而我们使用的表情包也经常越来越抽象,不了解的人无法理解其准确的含义。另一方面,表情包也吸收了图片本身的特点,形象生动,能够依靠图片带来更多的情绪表达。这本身也是它流行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弥补了语言/文字本身表达能力的局限性。

人类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狭义)主要应用于面对面的场景,说话双方可以看到对方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几方面互相结合来传达语义。而文字,比如书信与文章,则没有这方面的功能,所以一般更适用于严肃的不太需要情感表达的场景。而表情包,似乎弥补了远距离交流文字的局限性,取材多样,再辅以文字,几乎能覆盖很多“细微”的情绪表达。网络聊天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表情包自然也会越来越流行。

另一方面,表情包也突破了单一语言的局限。即使汉字的表达能力极其丰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会遇到很多场景似乎用其他语言来表达更精准的场景。比如像"offer", “Integrity"这样比较简单的词语,或者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留学归国人员即使在长时间之后仍然会有偶尔使用英语单词的情况。表情包在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方面表情包扩充了单一语言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本身网络聊天的语言精确程度并不如其他场景高,表情包的滥用能掩盖掉精确表达的需求。

对于老年人的问题,倒也不用担心。随着经验的丰富,掌握这门"语言"都是迟早的事情。了解了表情包的特殊性之后,也许我们也更能理解父母对于微信头像的执著之类的问题。需要“担心”的更多是我们,所有新媒介的诞生(即使像“表情包”这种细微而不严肃的媒介),对于其他媒介都有不可估量的冲击。我们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公众号文章或者知乎上的一段时间的文风都大量以表情包作为文章的主干来穿插叙事或者调侃,或者像半佛仙人这样完全以表情包+语音解说作为视频形式而广为流行的自媒体。如何合理利用,是一个不断轮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