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格

知乎/微博/豆瓣都频繁地逛过,氛围迥然不同。伴随着我对传播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也总是在不断地思考“网络社区”这种媒体的影响。希望能总结出点什么。

用关键词来描述这三个社区的话:

  • 社区: 编故事,理性,新闻讨论,反田园女权,反同(非严格意义)
  • 微博: 追星,广告,粉圈,热点爆料,女权(田园女权)
  • 豆瓣: 文艺,日常,厌男,公知,恨国。

这只是一些粗略描述,用词若要精准则需要长篇大论了。我想表达的是,不同社区的氛围不同,作为传媒的社区所起的作用比人本身的特点更重要。

先从微博来说,核心特点在于:明星入驻,超话社区,热搜(可购买)。这三者共同导致:

  • 使用微博的人有更大几率接触到明星相关的新闻(热搜购买,微博自动推荐)
  • 超话社区吸引人更加关注明星
  • 微博本身的特点更适合官方发布新闻,预告之类的东西。官方账号比较齐全,一般出社会问题更容易引爆,并形成观点各异的讨论。女性在追星人数上的优势更容易形成偏向女性类的言论,久而久之,对男性而言,逐渐将讨论转移到其他对男性更友好的社区。

须知所有的社区都是一个循环。 原始特点 -> 塑造人群 -> 强化特点 -> 吸引更多人群 -> 继续强化。这几个社区也是如此逐渐强化出比较独特的氛围。

豆瓣的核心: 书影音,小组

  • 书影音催生出偏空谈和文艺类的男女青年。阅读量不上不下的人,再加上早些年普遍对国内比较挑剔的气氛导致蔓延至今的恨国气氛比较重
  • 小组接近闲谈与分享日常琐事,吸引的女性用户更多。女性互相之间的讨论组成了如今比较强烈的厌男气氛(最为经典信息茧房)。

知乎的核心: 话题,点赞

  • 话题偏向宏大叙事,更加吸引男性用户。久之便成对男性友好的社区
  • 抛开编故事的,男性的说理被点赞的概率更高,形成大V/意见领袖。

这几个方面的对比仍然偏向于内容和架构上的,有一个容易被忽略但是是传播学研究强项的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网页组织方式。对比如下

  • 微博: 转发,字数限制。适合(飞速传播)形成意见以及发泄情绪,但不适合长篇大论,理性分析
  • 知乎: 功能丰富的文章编辑器/点赞, 适合说理文章。有明显的公共场所(热门问题)
  • 豆瓣: 隔离的小组,适合日常分享。公共场所在作品条目下,有话题限制。

所以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在世界观未完全建立完全之时,在这些论坛浸淫太久都不是好事。并不是人在塑造社区,而是社区在塑造人。抖音/快手/贴吧皆是如此,不过那需要另外单独讨论了。